城市在發展,社會在進步,城市建設突飛猛進,生活環境日新月異,現代化的建筑觀念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何讓建筑設計做到以人為本,建筑為社會服務,體現時代精神,值得每一位建筑設計師去思考。
網上有媒體轉載來自著名建筑師、中國工程院院士、華南理工大學建筑學院名譽院長、建筑設計研究院院長何鏡堂的發言稿整理的文章,頗具深意,特此轉載如下:
改革開放幾十年以來,中國取得了巨大的變化,經濟快速增長,各行各業突飛猛,在城市建設領域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城市面貌得到日益更新。但與此同時,各種問題也不斷涌現,在當代如何為激變的中國做好設計,是值得每位建筑師思考的問題。
建筑離不開社會,建筑如果離開社會,不是以人為本,不是為社會服務,那么我認為這個建筑肯定做不好。激變的中國面對很多問題,各種文化交流大發展,那么在這樣一個環境下,傳統建筑怎么辦?在不丟棄傳統的同時如何搞好創新?面對這些問題,中國的建筑師應該積極應對,通過不同的方法去回饋社會、回應社會的需求。建筑師不要追求個人的表現,而是應該為人服務、為社會服務,這才是建筑師應有的宗旨。
我認為一個建筑師如果僅僅埋頭于工程,不從理論上去總結去深入思考,那么很難提高自己的設計水平。世界上沒有一百分的建筑,建筑受很多方方面面的影響,甚至可以說所有的因素都可能影響建筑。那么在這種情況下如何取舍,就需要我們不斷思考和探索。在這樣一個長期的過程中,我逐漸形成了“兩觀三性”的建筑理念。“兩觀三性”中的兩觀分別是指建筑的總體觀和可持續發展觀,三性是指建筑的地域性、文化性和時代性。建筑的三性是一個整體的概念,地域是建筑賴以生存的根基,建筑受當地的氣候、環境和文化的影響,這點不容置疑,而文化則是建筑的內涵和品味,建筑是一種文化。時代體現建筑精神和發展,建筑必須和時代結合,反映時代的要求。
中國館
建筑的答案很多,同一個命題可能會產生大量的答案,但并不是沒有依據的答案。根據不同的條件、地形、主題,要有不同的處理辦法。任何建筑,我都是拿“兩觀三性”的理念去做的,運用這個理念針對不同的項目形成不同的建筑。建筑不同,表現形式也不同,但根源和理念是統一的。
就建筑設計而言,從整體來說第一步是定位,不同的建筑有著不同的定位,以此為依據展開后續設計。中國館的定位是我們泱泱大國站起來之后給世人的一種中國的符號、中國文化的象征,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擴建工程則是從戰爭到和平的定位,設計中注意突出遺址主題,塑造整體氛圍,展現特定的場所精神。
除了一些與重大事件相關的建筑,我還做過二百多個大學的設計工作,在做學校建筑的過程中著重研究了大學的定位。我們認為:過去大學培養的人才,是考試型人才,這種學生出來之后最大的優點是聽話,但是他的適應性和創新思維都比較差;而現在的大學培養的是創新型、復合型的人才。大學校園的規劃如何滿足這些學生的培養需求?我的觀點是“交往”,互相交往,增加互動,讓大學的所有學生之間、高年級和低年級之間、師生之間,能夠有更多的交流、交往。我提出了“環境育人”的概念,注重校園建筑的設計規劃,讓學生們能夠在一個有湖光山色的場所感的校園里交流互動。這就是我對大學設計的定位。
關于建筑學教育,我始終認為建筑不是用來自我欣賞的,不是一種高樓廣廈的藝術,而是能夠解決實際問題的。因此從學校教育開始,就應該讓學生們明白這一點:建筑不是一種用來靜置欣賞的純藝術,而是要面對大眾、為大眾解決實際問題的藝術,是一門讓人們能夠使用同時又具有美感的學科。這些年我培養了很多博士生、碩士生,在教學過程中一直強調“產、學、研”相結合的三位一體的建筑教育模式,因此我的學生不光是理論學習,而且必須和我一起通過創作實踐來提升能力,通過實踐真正解決問題,我的很多作品都是和我的研究生一起共同完成的。這種“產、學、研”相結合的教學模式的結果是既出人才,又出作品。我認為一個好的建筑師,既要有數學家的邏輯思維能力,又要有藝術家的形象思維能力,還要有對時代、對社會的熱忱,這樣才能創作出真正以人為本、服務于社會的好的建筑作品來。(整理自何鏡堂“為激變的中國而設計”學術交流探討會發言)
------------------------------------
山東華偉銀凱建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專注混凝土外加劑研發與生產。企業已通過 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CRCC鐵路產品認證、CNAS實驗室認證。聚羧酸減水劑、萘系減水劑、混凝土速凝劑等產品深受市場歡迎!
以上信息來源于網絡,內容有調整,旨在傳播與分享,如有侵權,請直接通知我們,謝謝!